當前的位置:首頁 » 新聞中心 » 新聞動態新聞動態
腐殖酸肥料防忽悠,這些事情要知道
“腐植酸已經成為從專家到農戶公認的好肥料。但由于大量存在的概念多元化、定義不統一,導致各個廠家宣傳各說一詞,給學術界和腐植酸市場和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管都帶來了諸多困難,甚至帶來負面影響危及腐植酸產業的成長。為讓權威的相關術語為普羅大眾所熟知,小新特摘編如下幾個爭議頗大、定義模糊的術語,供大家在接觸這類肥料時能及時追根溯源,以免被某些所謂的“專家”單個或“組團”給忽悠了并預祝大家都能自學成才。
“腐植酸”與“黃腐酸”并列
1786年,德國的Achard首次從泥炭中用堿提取出了腐植酸,此時人類還沒有發現黃腐酸。
19世紀貝捷利亞從Achard稱之為腐植酸中發現既溶于堿液又溶于酸和水的黃腐酸。
也就是說將黃腐酸作為腐植酸的組分是18—19世紀人類沒發現黃腐酸或發現黃腐酸初期時的概念。
直到1919年,奧登將腐植酸和黃腐酸并列分類為兩種有機酸,之后被國際上絕大數國家科學家認可。
因此,國際土壤學會、國際腐殖質學會也都定義腐殖質中含有腐植酸(胡敏酸)、黃腐酸(富里酸)和腐黑物(胡敏素)三個組分,中國農業百科全書土壤卷也是這樣定義的。因為黃腐酸在分子量、溶解性、抗絮凝性、生物活性及結構特征等方面與腐植酸的顯著差異,所以倡導腐植酸與黃腐酸并列分類。
腐植酸有機質
如何認識傳統有機質和工農業生產的有機質,包括工業和城市生活副產物,已經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。
凡是有機質不一定是腐植酸,凡是腐植酸一定是最好的有機質。
NY 525-2012中明確提出有機肥料的定義:“主要來源于植物和(或)動物、經發酵腐熟的含碳有機物料”。
人工加入土壤中的有機物質(有機肥、腐植物質),必須與土壤中自然形成的有機質的組分相近。
隨著農業生產方式發生的根本性轉變,如人畜糞便、秸稈、動物殘體等傳統有機物已經失去了“天然本色”。以畜禽糞便為例,過去豬、雞、牛、羊吃的全是天然“食品”。
現在,生產傳統有機肥的特質已不復存在。隨著含高銅、高鋅、高砷等飼料添加劑的廣泛使用,加之畜禽對微量元素的低利用率,導致畜禽糞便的重金屬含量超標,還有一些激素、放射性物質及其他有機污染物含量超標。
而未經人為干擾的煤炭腐植酸資源是相對安全和綠色環保的,活化后的腐植酸有機質更利于生產應用。
請輸入圖片描述
煤炭腐植酸
目前,行業內繼“煤炭腐植酸”之后,“有機礦物源腐植酸”提了出來,其分歧點主要在油母頁巖資源是否含有腐植酸。且看如下兩種觀點。
觀點一:“有機礦物源腐植酸”。
風化煤、褐煤和泥炭屬于“煤炭腐植酸”,還有不屬于煤炭的油母頁巖產生腐植酸,為了避免與無機礦物混淆,故提出“有機礦物源腐植酸”的概念,簡稱“礦物源腐植酸”,這一命名把所謂油母頁巖含有腐植酸作為原料擴充了進來。
觀點二:“煤炭腐植酸”。
我國腐植酸原料主要包括風化煤、褐煤和泥炭,雖然目前泥炭不屬于煤炭范圍,但是一直以來腐植酸行業談到“煤炭腐植酸”即是指褐煤、風化煤、泥炭腐植酸,這一點在業界已達成長期的共識。
油母頁巖中一般只有10%—30%的有機物質,其余都是無機礦物質,這10%—30%的有機物,實際上全是浮游生物轉化來的石油(脂肪族烴類)。
至今,還沒有看到關于油母頁巖中含有腐植酸的報道,國內外也沒有開展過油母頁巖含有腐植酸的基礎研究,為何一下子就能進入標準化?因此,堅持采用原來的“煤炭腐植酸”名稱是嚴謹的。
生物腐植酸
生物腐植酸來自可再生資源。生物腐植酸是以工農業有機廢棄物為原料,通過生物發酵工藝而獲得的由芳香族、脂肪族及其多種功能團組成的無定形的高分子有機弱酸混合物。
制取生物腐植酸必須符合以下五個條件:
(1) 必須具有一定量的木質素含量;
(2)必須具備優勢菌種朝向定向菌種;
(3)發酵工藝或化學提取方法必須科學;
(4) 必須可檢測
;(5) 必須環保安全。要確保原料(如秸稈、畜禽糞便、工農業副產品、工農業有機廢棄物等)的安全性,防止通過原料將重金屬、微生物等污染源帶到生物腐植酸之中。
近年來有人利用“腐植酸”和“黃腐酸”命名混亂以及檢測手段缺失的現狀,將不經過任何生化處理的水溶木質素衍生物、糖蜜及其廢液、味精廢液等的烘干物冒充生物黃腐酸。這類所謂的“生物黃腐酸”的抗硬水絮凝性明顯優于煤炭黃腐酸,對作物也有一定的促長效應,而且價格極其低廉,在農業市場上暢行無阻。
在此,請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謹慎再謹慎。
上一篇:腐殖酸對作物生長有利,但肥料辨別有標準,選到正規肥有技巧! | 下一篇:腐殖酸?腐植酸?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|